【守宫蜥蜴】守宫蜥蜴有几类?多少钱一只?

   导读:【守宫蜥蜴】守宫蜥蜴有几类?多少钱一只?守宫也就是俗称壁虎,是常见的一种爬行动物,守宫的种类多种,一些形态特殊的是宠物爱好者最喜欢饲养的品种。守宫蜥蜴为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爬壁虎、爬墙虎、蝎虎,天龙古代“五毒”之一。
守宫蜥蜴

一、守宫蜥蜴的特征

   为小型爬虫类,多属夜行性。皮肤柔软,体肥短,头大,四肢软弱且常具趾垫。大部分体长3∼15公分(1.2∼6吋,包括占总长之半的尾)。能适应由沙漠至丛林的不同栖息地;许多种常到人的住所活动,并多以昆虫为食。平均寿命5--7年。对人无害,但叫声扰人。
   多数壁虎具适合攀爬的足;足趾长而平,趾上肉垫覆有小盘;盘上依序被有微小的毛状突起,末端叉状。这些肉眼看不到的钩可黏附於不规则小平面,使壁虎能攀爬极平滑与垂直的面,甚至越过光滑的天花板。它的手掌跟人手差不多,指头缝里都有个鲜红的小肉疙瘩。有些种类还具可伸缩的爪。多数壁虎像蛇一样,日行壁虎属(Phelsuma)动物眼上有透明的保护膜。普通的夜行性种类,瞳孔纵置,并常分成数叶,收缩时形成4个小孔。尾或长尖或短钝,甚或呈球形。有些种类的尾可贮藏养分,如同仓库,使该动物在不适宜的条件下亦能获取养分。尾部也可能非常脆,若断则旋即再生成原状。体通常为暗黄灰色,带灰、褐、浊白斑;但产於马达加斯加岛的日行壁虎属(Phelsuma),却含鲜绿色型,且白天活动。相异於其他爬虫类,壁虎多具声音,叫声由微弱的滴答声、唧唧声至尖锐的咯咯声、犬吠声,依种而异。多数种类为卵生;卵白色,壳硬;常产在树皮下或附於叶背。纽西兰地方有几种则为卵胎生。
   壁虎盛产于全世界各温暖地区,至少有些种类即见於每一洲。带斑壁虎为分布最广的北美种,可长至15公分;体浅粉红色至黄棕色,并带深色带斑和斑点。蛤蚧(Gekko gecko)则为最大的壁虎,长可达25∼35公分(10∼14吋);体灰色,杂有红色或乳白色斑点和条纹;原产东南亚,宠物店常有出售。
守宫蜥蜴

二、守宫蜥蜴种类

   守宫属蜥蜴亚目(Sauria)、壁虎科(Gekkonidae)所有蜥蜴的通称,约含80属750种。通常爬友喜欢饲养的种类有豹纹守宫、蛙眼守宫等种类,麻蜥蜴也是一个普通的守宫品种,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豹纹守宫:
   豹纹守宫是非常漂亮的爬虫类动物,成体全长(含尾巴)约为20cm,最大可达25cm。身体会有紫褐色及亮黄色的条纹(带状),当长大时黑暗条纹开始打散成小点,少数成体会留下一点点条纹图案,现今所被饲养的豹纹有二种最基本颜色“原色”及“高黄”。
   豹纹守宫属于Eublepharis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一科的守宫都拥有一般守宫所没有的眼 睑,而它们的学名Eublepharis也正是眼皮的意思.美国的繁殖场经过多年的培育,早已培育出许多特殊的体色,孵化的幼体体色为白底黑棕色环状花纹,随着成长色环逐渐被斑点取代,到成年时则完全转变为通体豹斑,这也就是豹纹守宫之名的由来,近年来因为豹纹守宫的培育已达成熟的阶段,因此繁殖场将重心逐渐转移到豹纹的近亲肥尾守宫(Hemitheconyx caudicinctus)身上,目前也已经培育出多种变异体色和白化种,肥尾守宫产于非洲西部,但习性与豹纹相似,只是在饲养上和繁殖上比较困难,对老手来说,也算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守宫种类。
   蛙眼守宫:
   全长可达17公分。在四肢、躯体及尾部等位置,均覆有大型鳞片。此外,尾背上另有一列更大型的盘状鳞片。体色以淡褐色为主,并杂有黑色直纹或断续带状斑纹。尤其在幼年阶段,大多是以黑色带状粗纹为主。
   蛙眼守宫体长7—10cm,最长可达15cm以上。四肢、躯体及尾部都覆有大型鳞片,耐干旱。白天潜伏在洞穴内,夜晚出来活动和觅食。性情温顺,不怕人,对感到好奇的东西,会用舌头舔一下,生气的时候会摇动尾巴,以示警告。
守宫蜥蜴

三、守宫蜥蜴多少钱一只

   守宫的价格根据花纹的特点价格差异比较大,一般的豹纹守宫价格在300元一只以上,蛙眼守宫价格在200元左右等,根据地区和个体花纹等不同,价格差异也很大。
   守宫蜥蜴的市场价格由品种和市场决定的,如丽纹龙蜥、绻尾沙蜥、蝴蝶蜥、石龙子大约20~30元一只,绿鬣蜥幼苗200~300元左右一只,鬃狮蜥幼体150元、成体300元左右,绿水龙500元左右,蛙眼守宫150~200元,豹纹守宫200~400元,平原巨蜥幼苗500~800元,尼罗河巨蜥幼苗800~1500元,水巨蜥幼苗800~1500元,砂巨蜥幼苗1000~2000元左右一只。
 
(文章完)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相关文章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