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习性、饲养详解
导读:【蜘蛛】习性、饲养详解,蜘蛛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它们几乎在任何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我们身边特别熟悉的动物。蜘蛛的种类很多,有的蜘蛛还有一定的毒性,更有的大蜘蛛是您无法想象的大。虽然蜘蛛一直在我们身边活动,但绝大多数朋友还对蜘蛛的不是特别的了解,包括它们的习性、饲养、毒性、品种分类等等。下面毒蛇网小编就来给大家全面详解:
蜘蛛简介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或Araneae)所有种的通称。除南极洲以外,全世界分布。从海平面分布到海拔5,000米处,均陆生。
蜘蛛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捕食性天敌,在维持农林生态系统稳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体长1~90毫米,身体分头胸部(前体)和腹部(后体)两部分,头胸部覆以背甲和胸板。头胸部有附肢两对,第一对为螯肢,有螯牙、螯牙尖端有毒腺开口;直腭亚目的螯肢前后活动,钳腭亚目者侧向运动及相向运动;第二对为须肢,在雌蛛和未成熟的雄蛛呈步足状,用以夹持食物及作感觉器官;但在雄性成蛛须肢末节膨大,变为传送精子的交接器。
蜘蛛多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为食,部分蜘蛛也会以小型动物为食。跳蛛视力佳,能在30厘米内潜近捕获猎物。
人们普遍认为蜘蛛是一种昆虫,但它们和蝎子、蜈蚣一样,不属于昆虫。因为昆虫的基本特征是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与6只足。
蜘蛛动物学分类
中文学名 蜘蛛
拉丁学名 Araneida;Araneae
别 称 网虫、扁蛛、园蛛、八脚螅、喜子、波丝。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 门 螯肢亚门
纲 蛛形纲 Arachnida
目 蜘蛛目 Araneae ,Clerck, 1757
分布区域 不同种类分布不同,大多结网
英文名称 Spider
蜘蛛形态特征
蜘蛛体长从0.05毫米到60毫米不等。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部分种类头胸部背面有胸甲(有的没有),头胸部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也有6个、4个、2个、0个的),排成2~4行。腹面有一片大的胸板,胸板前方两个额叶中间有下唇。腹部不分节,腹柄由第1腹节(第7体节)演变而来。腹部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有的具各种突起,形状奇特。腹部腹面纺器由附肢演变而来,少数原始的种类有8个,位置稍靠前;大多数种类6个纺器,位于体后端肛门的前方;还有部分种类具4个纺器,纺器上有许多纺管,内连各种丝腺,由纺管纺出丝。感觉器官有眼、各种感觉毛、听毛、琴形器和跗节器。
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身体明显地分为头胸部及腹部,二者之间往往有腹部第一腹节变成的细柄相连接,无尾节或尾鞭。蜘蛛无复眼,头胸部有附肢6对,第一、二对属头部附肢,其中第一对为螯肢多为2节,基部膨大部分为螯节,端部尖细部分为螯牙,牙为管状,螯节内或头胸部内有毒腺,其分泌的毒液即由此导出。第二对附肢称为脚须,形如步足,但只具6节,基节近口部形成颚状突起,可助摄食,雌蛛末节无大变化,而雄蛛脚须末节则特化为生殖辅助器官,具有储精、传精结构,称触肢器。第三至六对附肢为步足,由7节组成,末端有爪,爪下还有硬毛一丛,故适于在光滑的物体上爬行。
蜘蛛大部分都有毒腺,螯肢和螯爪的活动方式有两种类型,穴居蜘蛛大多都是上下活动,在地面游猎和空中结网的蜘蛛,则如钳子一般的横扫。
无触角,无翅,无复眼,只有单眼,一般有8个眼,但亦有6、4、2眼者,个别属甚至没有眼,就眼的色泽和功能而言,又分夜和昼两种。
蜘蛛的口器,由螯肢、触肢茎节的颚叶,上唇、下唇所组成,具有毒杀、捕捉、压碎食物,吮吸液汁的功能。
有些蜘蛛的跗节爪下,有由粘毛组成的毛簇,毛簇有使蜘蛛在垂直的光滑物体上爬行的能力。结网的蜘蛛,跗节近顶端有几根爪状的刺,称为副爪。
大多数蜘蛛的腹部不分节。有无外雌器(称生殖厣)是鉴定雌体种的重要特征。在腹部腹面中间或腹面后端具有特殊的纺绩器,三对纺绩器按其着生位置,称为前、中、后纺绩器,纺绩器的顶端有膜质的纺管,周围被毛,不同蜘蛛的纺管数目不同,不同形状的纺管,纺出不同的蛛丝,纺管的筛器,也是纺丝器官,像隆头蛛科的线纹帽头蛛的筛器上有9600个纺管,可见其纺出的丝是极其纤细的。经由纺管引出体外的丝腺有8种,丝腺的大小及数目随蜘蛛的成长和逐次蜕皮而增加。蜘蛛丝是一种骨蛋白,十分粘细坚韧而具弹性,吐出后遇空气而变硬。
雌雄异体,雄体小于雌体,雄体触肢跗节发育成为触肢器,雌体于最后一次蜕皮后具有外雌器。
步足3对,分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后跗节、跗节和跗端节(上具爪)。步足上覆刚毛,并具数种感觉器官,如细长的盅毛(感受气流和振动)。步足自割后,下次蜕皮时可再生。单眼8个或8个以下。某些足肌及腭肌附著于头胸部的胸内骨上。头胸部与腹部之间有纤细的腹柄相连。因腹柄的存在,纺器纺丝时腹部可自由摆动。神经系统完全集中于头胸部,咽上有脑(咽上神经节),尚有食管下神经节。裂缝感觉器官散布于身体或位于足关节附近,用以司振动觉或听觉等。
腹部不分节,有消化系统、心脏、生殖器官和丝腺。进食时先吐出消化液,进行体外消化,再吸入液化的食物。兼具书肺及气管,但直腭亚目只有书肺,合腭类仅具气管。除蟱蛛科外都有毒腺,位於螯肢内或背甲下方,毒腺管经过螯肢开口于螯牙末端附近,毒腺可能起源于一种辅助消化腺。许多种蜘蛛的毒腺分泌物全是消化酶,有的种分泌物能制服捕获物,甚至对抗掠食动物(包括脊椎动物)。
蜘蛛内部构造
蜘蛛在内部构造上较特殊的是呼吸器官的书肺,书肺内部为一囊状,每一囊的囊壁向内突入许多叶状褶皱,如同书页一样。蜘蛛毒腺为圆筒状,腺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毒腺的前方有导管,在螯爪的前端附近开口,毒腺分泌出毒液,对小动物有致死效果,有的对人也能危及生命,如被红斑毒蛛或穴居狼蛛螯咬后,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蜘蛛为食肉性动物,食性广,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有时能捕食到比其本身大几倍的动物,如南美的捕鸟蛛,它有时捕食小鸟、鼠类等。但蜘蛛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定食物。当用网捕获猎物后,先以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
消化道分为前肠、中肠及后肠三部分。前肠包括口、咽、食道及吸吮胃,管状的咽及吸吮胃都可把液体食物吸进消化道并运至中肠。中肠包括中央的中肠管及两侧的盲囊。中肠之后为后肠,是排泄物汇集的地方。
排泄器官的一对起源于内胚层的马氏管。除马氏管外,幼蛛还有一对基节腺进行排泄。但成蛛的基节腺多退化,没有排泄作用。
蜘蛛种群分布
蜘蛛目分2个
亚目:①中纺亚目有1科,共20余种;②后纺亚目(约107科,近4万种)。
其中,后纺亚目又分A:原蛛下目(约有14科,1500余种);B:新蛛下目(约有93科,38000余种)。
蜘蛛是许多农、林业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保护和利用蜘蛛已成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蜘蛛可以入药,主治脱肛、疮肿、腋臭等症。少数蜘蛛如黑寡妇(间斑寇蛛和红斑寇蛛)的毒液对人畜有害。狼蛛科的穴居狼蛛分布于欧、亚两大洲,在中国新疆常见,其毒可致死人畜;有的蜘蛛毒素中有溶血酶,可使伤口组织局部坏死和溃烂,并向四周扩展。
到了 19 世纪中期后,蜘蛛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 2011 年 12 月 31 日,全世界共有蜘蛛 110 科 3859 属 42751 种( 亚种) 。由于全球地理条件、 生态条件各异,蜘蛛的分布极不均匀。这些蜘蛛大致可分为游猎蜘蛛、结网蜘蛛及洞穴蜘蛛三种。第一类会四处觅食,第二类则结网后守株待兔。而人们作为宠物饲养的大多是第三类:洞穴蜘蛛。它们喜欢躲在沙堆或洞里,在洞口结网,网本身没有黏性,纯粹用来感应猎物大小,并加以捕食。
蜘蛛生活习性
由于蜘蛛对包括生境结构,生境类型[4] ,风、 湿度和温度[5] 等环境因子变化高度敏感, 可以作为监测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指示类群,其物种组成和数量变化已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 能够很好地反映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蜘蛛多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为食,部分蜘蛛也会以小型动物为食。跳蛛视力佳,能在30厘米内潜近捕获猎物,猛扑过去。蟹蛛在与其体色相近的花上等候猎物。穴居在土中的地蛛筑衬以丝的地穴,洞口有夜间打开的活盖,捕食从洞口经过的昆虫。漏斗蛛织漏斗网,昆虫落网即引起振动;蜘蛛本身居于丝管内,末端窄而通入植物丛或石缝中。
大多数圆蛛用最少的丝织成面积最大的网,网像一个空中滤器,陷捕未看见细丝的、飞行力不强的昆虫。网虽复杂,但一般在1小时内即能织成,多在天亮前完成。若网于捕食时破坏,则另织一新网。织圆网时,蜘蛛放出一丝,随风飘荡。如果丝的游离端未能黏在某物上,则蜘蛛把丝拉回吃掉。若该丝牢固地黏在某物(如树枝)上,则蜘蛛从该丝桥上通过,再以丝将它加固。蜘蛛在桥的中央固著一丝,自身坠在一条丝上往下垂,到地面上或另一树枝上,把此丝黏著。蜘蛛回到中心,拉多根从网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辐射丝。然后,蜘蛛爬回网中心,从里向外用乾丝拉临时的螺旋丝,各圈螺旋丝之间间距较大。然后蜘蛛爬到最外围,自外向网中心安置带黏性的较紧密的捕虫螺旋丝。一边结,一边把先前结的不带黏性的乾螺旋丝吃掉。网全部完工后,有的蜘蛛从网中心拉一根丝(信号丝)爬到网的一角的树叶中隐蔽起来。
若有昆虫投网,透过信号丝的振动便可闻讯而来取食。有的蜘蛛头朝下留在网中心,等候猎物,有猎物时先用丝将其缠绕,再叮咬之并将其携回网中心或隐蔽处进食或贮藏。蝶蛾类较大,易于逃脱,故先叮咬后用丝捆缚。有的蜘蛛结共用网,如加彭的社会漏斗蛛(Agelena conso ciata)筑一大网,几百只蜘蛛共同捕食。蜘蛛在控制某些昆虫的种群上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有几种毒蛛的神经毒对人有毒性。织网过程引起科学上的兴趣,并已用于研究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用药后蜘蛛所织的网异于平常)。以生活及捕食方式可以大致分成:结网性蜘蛛和徘徊性蜘蛛。
结网性蜘蛛的最主要特征 是它的结网行为。蜘蛛通过丝囊尖端的突起分泌粘液,这种粘液一遇空气即可 凝成很细的丝。以丝结成的网具有高度的粘性,是蜘蛛的主要捕 食手段。对粘上网的昆虫,蜘蛛会先对猎物注入一种特殊的液体枣消化酶。这种消化酶能使昆虫昏迷、抽搐、直至死亡,并使肌体发生液化,液化后蜘蛛以吮吸的方式进食。
徘徊性蜘蛛则不会结网,而是四处游走或者就地伪装来捕食猎物,如高脚蜘蛛,即台湾俗称的(虫拿)(虫额)。有的蜘蛛可以用网做成一个气球,随风飘行到别的地方。
蜘蛛对人类而言,并非席上的食物,甚至惧而远之,鲁迅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便不吃了”(《春的两种感想》)但近 来有一些地区如柬埔寨素昆地区是以贩卖蜘蛛为菜肴。
蜘蛛主要捕食小昆虫。水边的狼蛛能捕食小鱼虾,捕鸟蛛能捕鸟(据说,但无确切文献记载),南美一种体长7.5厘米的蜘蛛甚至能捕食小响尾蛇。结网蜘蛛则以网捕食。
化尸大法:蜘蛛猎食时先用毒牙里的毒素麻痹猎物,分泌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溶解猎物,再慢慢吸食,一点儿不漏吃个干净。
自制保鲜袋:蜘蛛怕光,经常对着透光和透风的地方结网。蜘蛛丝除了用来网罗猎物外,还可用来当保鲜袋,蜘蛛将吃剩的食物用网把猎物包好,留待下次食用。
洁癖:蜘蛛将吃、睡和拉的场所分得很清楚,家养的蜘蛛一般把笼边当垃圾站,在那里大小便及扔食物残渣。
胃口极秀气:蜘蛛领域感很强,要单独饲养。它们一个月只吃一到两餐,最长可以绝食两个月。食物主要是蟋蟀、草蜢等昆虫,只需在笼里放一块湿海绵给它补充水分,就可以养到成年(七年左右),不用换笼。
并非所有的蜘蛛都有毒(其中妩蛛科的蜘蛛无毒)!而且毒性强弱不同。通常市场上的宠物毛蜘蛛毒性比较弱,只要不是故意挑逗不会主动攻击人。即使被咬了也不会有生命危险。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需要精心照顾。蜘蛛是最容易饲养的宠物。
蜘蛛生活方式
蜘蛛的生活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游猎型和定居型。游猎型者,到处游猎、捕食、居无定所、完全不结网、不挖洞、不造巢的蜘蛛。有鳞毛蛛科,拟熊蛛科和大多数的狼蛛科等。定居型的:有的结网,有的挖穴,有的筑巢,作为固定住所。如壁钱、类石蛛等。蜘蛛似乎懂礼貌,凡营独立生活者,个体之间都保持一定间隔距离,互不侵犯。
与一般昆虫相比,蜘蛛是长寿命者,大多数蜘蛛完成一个生活史,一般为8个月至2年,雄性蛛是短命的,交尾后不久即死亡。其他如水蛛和狡蛛能活18个月,穴居狼蛛能活2年,巨蟹蛛能活2年以上,还有捕鸟蛛的寿命长达20~30年。
所有的蜘蛛生活,都利用丝,丝由丝腺细胞分泌,在腺腔中为粘稠的液体,经纺管导出后,遇到空气时很快凝结成丝状,丝的比重为1.28,强韧而富有弹性。
网穴蜘蛛,白天在网内,夜晚守在洞口,伺机猎食或外出觅食。雄蛛在土块下挖一浅坑,穴居狼蛛在地下挖一垂直的深洞,舞蛛在洞口还加编了活盖。这种活盖是由多个丝层构成的。庞蛛的洞深达1米,该蛛体小,毒性强,一旦咬伤穴兔后,四分钟即死亡。
幼蛛在开始结网生活时,蛛丝如附着不到任何物体时,恰好有上升的气流,则腾空而起,在空中顺着风飘飞,如园蛛科、狼蛛科、盗蛛科、跳蛛科等,都有"飞行"本领,(蜘蛛飞行:如果一种被称作气球的蜘蛛对人类造出的气球感兴趣的话,也会鄙视人造气球的。这种蜘蛛在一个无风的阳光照耀下的夏日的一天,会织出一根丝线,在太阳光的温暖下笔直的伸向空中,它像翱翔的鸟一样,先找到一处有上升气流的地方再吐丝,还是先吐丝再利用周围的热分子形成上升气流,这点我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丝线上升、再上升,直到蜘蛛知道它能托起自己的身体,然后松开,于几小时内在空中顺风翱翔数英里。它笨重的身体就被一根不足它体重百分之一的丝线托起并支撑。此刻的标准化条件是集合了所有不可思议的细微调整而产生的,包括对阳光、风力、长度和所织丝线长度的调整)对避免互相残杀,疏散密度过大,很起作用。
蜘蛛生长
在交配前,雄蛛织一精网,从生殖孔产一滴含精子的液体到精网上,然后把精子吸入触肢器内。有的在交配时有求偶动作,如狼蛛和跳蛛挥动其须肢。欧洲的盗蛛雄体将用丝包住的蝇等献给雌体,在雌蛛取食时与之交配;找不到蝇时以小石块代之。多数雄蛛在交配时用左须肢插入雌蛛生殖板上的左侧开孔,右肢插入右侧孔。精子入生殖板后,移入与输卵管相通的受精囊,卵通过输卵管至生殖孔排出的过程中即受精。有的雄蛛于交配后将交接器再充以精液,并与同一雌蛛再次交配。交配后,有些种类的雄蛛在雌蛛生殖板上涂一种分泌物(生殖栓),阻止雌蛛再交配。有的雄蛛在交配后为雌蛛所食,但这种情况不常见。黑寡妇雄蛛交配后数日死亡,偶因交配后太衰弱被雌蛛捕食。
有的雌蛛仅交配一次,有的可相继与多个雄体交配,交配后雌蛛产一个卵袋,内有数个到一千个卵,或产数个卵袋,其中所含的卵一次比一次少。有的种类在产完最后一个卵袋或照顾幼蛛后即死去,这类雌蛛一般寿命1~2年。直螯类寿命20年。
一些原始的种类卵袋由数层丝组成,球形或盘形,附在石上,有的雌蛛守卫卵袋。狼蛛把卵袋随身携带在螯肢或纺绩突上。幼狼蛛孵出后爬到母蛛背上,约10天始离去。有的蜘蛛妈妈要带幼蛛晒太阳,有的雌蛛会哺喂幼蛛。欧洲有一种蜘蛛,母蛛在幼蛛开始取食时死去,成为幼蛛的食物。幼蛛似成蛛,随蜕皮数次而成熟。雌蛛蜕皮6~12次,雄蛛2~8次。有的在孵出前已蜕皮1~2次。直螯类需3~4年成熟。多以未成年蛛越冬。发育及蜕皮受激素控制。许多幼蛛能爬上叶尖或树梢,抬起腹部,放出几束丝藉风力飘至他处而散播。
雌蛛纺丝形成一个卵袋,内装受精卵,卵袋附在网上(结网蜘蛛),或产在石下、叶面上。有的母蛛守护卵袋,也有随身携带卵袋的。孵出卵壳的幼蛛仍在卵袋内停留数天,并在袋内脱1~2次皮。幼蛛在成熟前共脱皮4~10次。蛛丝在蜘蛛的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结网是许多种蜘蛛的一种本能。网有多种类型,结网方法也不尽相同。许多种蜘蛛,尤其是幼蛛,能利用丝飞航。
蜘蛛卵生,卵一般包于丝质的卵袋内,雌体保护和携带卵袋的方式不一,或置网上,石下,树枝上,或用口衔卵袋,胸抱卵袋等。为不完全变态,在胚胎时期腹部仍分节,营结网或不结网生活。网有圆网,皿网,漏斗网,三角网,不规则网等。有一首民谣"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把蜘蛛布网捕虫的现象描绘的维妙维肖。
蜘蛛不但雌雄异形,雄小于雌,而且有的异色,如跳蛛科的雄性体色明亮,雌性体色晦暗,巨蟹蛛科的雄性背面有红色斑纹,雌性全为绿色。
雄性蛛比雌性蛛的性成熟时间早,雄性蛛出现的时间短,一般采集到的大多是雌性蛛,蜘蛛的交尾方式独特,如交尾后,雄性不被雌蛛杀死而能逃脱者则能再次交尾。
雌性蛛产卵前,先用丝做"产褥"。产卵其上,然后又用丝覆盖。并将卵袋编成固定形式。一个雌性蛛,一般只产一个卵袋,也有产多个卵袋的,如园蛛产5~6个,红斑毒蛛产13个,一个雌性蛛的产卵数可以从几个到几百个,如红斑毒蛛可产60~720个,园蛛科的某些种可产1000个。
从卵壳孵出的幼蛛仍旧留在卵袋内,要在卵袋内经1次蜕皮后,才离开卵袋。由于狼蛛不仅带卵袋游猎,而且当幼蛛孵化后,还有携幼的习性,故称狼蛛为褓姆蛛。雌性蛛在编成卵袋后,有的即死亡,有的在幼蛛脱离卵袋后,继续生活一段时期才死亡,有的被自己孵出的幼蛛活活咬死为食。
蜘蛛至成熟期以前,随着生长,须经多次蜕皮,蜕皮次数和间隔时间,很不一致,一般说,小型蛛一生蜕皮4~5次;中型蛛约7~8次;大型蛛约11~13次,如红斑毒蛛的雄蛛蜕皮5次,雌蛛7次。
蜘蛛咬伤与处理
在饲养、操作和采毒过程中,有时难免被毒蜘蛛咬伤。穴 居型蜘蛛毒液毒性的大小,随种类、性别、个体大小和成熟程 度以及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雌蛛比雄蛛的毒性要大 些,而成熟蜘蛛又比幼蛛的毒性大些。从季节来看,刚出蛰的 蜘蛛和孵化期间的雌蛛毒性最强。蜘蛛是以其头胸部前端的 一对螯肢进行攻击的,毒液经由螯肢上螯牙的尖端小孔注入 皮下,此时被咬处可看到两个针眼口,严重时局部红肿并逐渐 扩大,在伤口的远心端很快发生剧烈疼痛,常使人难以忍受, 个别人被咬伤后大汗淋漓,并发全身症状如头昏嗜睡、困倦无 力、眼睑下垂或呕吐腹痛,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脉搏转慢、 心律不齐、视力模糊。
万一被蜘蛛咬伤,最方便和有效的办法是用火柴或烟头 烧灼伤口,以高温破坏其毒素。但这个办法必须抢在毒素未 扩散之前,在被咬伤后1~2分钟内进行。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救护方法:
用生姜捣碎后敷在伤口处,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涂洗伤 口,可使症状缓解和消失。
用熟烟丝擦拭伤口和红肿部位,严重者还用熟烟丝数 克或另用雄黄10克、青黛15克、梅片0.2克共研碎,温水漱 服。
用中药秦艽250克,煎水当茶频频服用。
静脉注射10%盐酸普鲁卡因(奴佛卡因)10毫升,亦可注射10%~25%硫酸镁10~2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0 毫升。
症状严重或休克的病人。可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0.5~1毫克肾上腺素。
服用季德胜蛇药,具体按说明使用。
蜘蛛天敌
蜘蛛的天敌很多。蟾蜍、蛙、蜥蜴、蜈蚣、蜜蜂、鸟类都捕食蜘蛛,有的寄生蜂寄生于蜘蛛卵内,有的寄生蝇的幼虫在蜘蛛卵袋中发育,小头蚊虻昆虫几乎全部都是以幼虫的形式寄生到蜘蛛体内。蜘蛛常用多种方法来御敌,如排出毒液,隐匿,伪装,拟态,保护色,振动等等。当逃不掉时,而自己的附肢被敌害夹持时,干脆切断自己的附肢一走了之,反正自断的步足在蜕皮时还会再生。
蜘蛛养殖饲料
食物:蜘蛛的食性杂,蝗虫、蟋蟀、蝶类、苍蝇、黄粉虫等昆虫是蜘蛛最优质的饲料。如果养殖蜘蛛进行深度开发,规模养殖、综合加工,最好再搞个小型昆虫养殖场,采取笼养苍蝇或箱养黄粉虫,就能满足蜘蛛饲料供应。
蜘蛛建巢蜘蛛在母性方面的表露甚至比猎取食物时所显示的天才更令人叹服。它的巢是一个丝织的袋,它的卵就产在这个袋里。它这个巢要比鸟类的巢神秘,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气球,大小和鸽蛋差不多,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围着一圈扇蛤形的边。整个看来,这是一个用几根丝支持着的蛋形的物体。
巢的顶部是凹形的,上面像盖着一个丝盖碗。巢的其它部分都包着一层又厚又细嫩的白缎子,点缀着一些丝带和一些褐色或黑色的花纹。立刻可以猜到这一层的白缎子的作用,它是防水的,雨水或露水都不能浸透它。
为了防止里面的卵被冻坏,仅仅使巢远离地面或藏在枯草丛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些专门的保暖设备。用剪刀把包在外面的这层防雨缎子剪开来看看。在这下面发现了一层红色的丝。这层丝不是像通常那样的纤维状,而是很蓬松的一束。这种物质,比天鹅的绒毛还要软,比冬天的火炉还要暖和,它是未来的小蜘蛛们的安乐床。小蜘蛛们在这张舒适的床上就不会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了。
在巢的中央有一个锤子一样的袋子,袋子的底部是圆的,顶部是方的,有一个柔嫩的盖子盖在上面。这个袋子是用非常细软的缎子做成的,里面就藏着蜘蛛的卵。蜘蛛的卵是一种极小的橘黄色的颗粒,聚集在一块儿,拼成一颗豌豆大小的圆球。这些是蜘蛛的宝贝,母蜘蛛必须保护着它们不受冷空气的侵袭。
它做袋子的时候,慢慢地绕着圈子,同时放出一根丝,它的后腿把丝拉出来叠在上一个圈的丝上面,就这样一圈圈地加上去,就织成了一个小袋子。袋子与巢之间用丝线连着,这样使袋口可以张开。袋的大小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也不知道蜘蛛妈妈如何能掌握得那么精确。
产完卵后,蜘蛛的丝囊又要开始运作了。但这次工作和以前不同。只见它先把身体放下,接触到某一点,然后把身体抬起来,再放下,接触到另一点,就这样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毫无规则,同时它的后脚拉扯着放出来的丝。这种工作的结果,不是织出一块美丽的绸缎,而是造就一张杂乱无章、错综复杂的网。
接着它射出一种红棕色的丝,这种丝非常细软。它用后腿把丝压严实,包在巢的外面。然后它再一次变换材料,又放出白色的丝,包在巢的外侧,使巢的外面又多了一层白色的外套。而且,这时候巢已经像个小气球了,上端小,下端大,接着它再放出各种颜色不同的丝,赤色、褐色、灰色、黑色……让你目不暇接,它就用这种华丽的丝线来装饰它的巢。直到这一步结束,整个工作才算大功告成了。
蜘蛛开着一个多么神奇的纱厂啊!靠着这个简单而永恒的工厂——它可以交替做着搓绳、纺线、织布、织丝带等各种工作,而这里面的全部机器只是它的后腿和丝囊。它是怎样随心所欲地变换“工种”的呢?它又是怎样随心所欲地抽出自已想要的颜色的丝呢,只能看到这些结果,却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建巢的工作完成后,蜘蛛就头也不回地跨着慢步走开了。再也不会回来,不是它狠心,而是它真的不需要再操心了。时间和阳光会帮助它孵卵的,而且,它也没有精力再操心了。在替它的孩子做巢的时候,它已经把所有的丝都用光了,再也没有丝给自己张网捕食了。况且它自己也已经没有食欲了。衰老和疲惫使它在世界上苟延残喘了几天后安详地死去了。这便是那匣子里的蜘蛛一生的终结,也是所有树丛里的蜘蛛的必然归宿。
蜘蛛分类学
全世界共有蜘蛛 110 科 3859 属 42751 种( 亚种)[2] ,我国有39科,3000余种。可供人工养殖的优良蜘蛛品种很多,为使初养蜘蛛者有所了解不同蜘蛛特征和产地,现介绍几种供参考。
捕鸟蛛:全身棕色、个体特大,一般长7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0厘米长,具有筑造本身居住巢穴的本领,多穴居在旱田周围或杂草丛生之处,白天潜伏于洞中、夜间外出捕食,生殖能力很强,产毒量也多,每只雌蛛年产卵300~500个,每200只捕鸟蛛一次可提毒1克,产于我国广西、云南及越南、缅甸等国。
中华狼蛛:全身密生黑色、白色及黄色细毛,头胸部、背面棕褐色,中央有一黄棕色纵斑。前宽后窄,中窝明显,体长3~4厘米。为穴居蜘蛛,多在平原地区的棉花、小麦、大豆等作物田间挖穴筑巢。产于陕西、山东、河南等省。
棒络新妇蛛:该蜘蛛体长3~5厘米,头胸部背面黑褐色,螯肢黑色,触肢黄色,中央前半部有一黄色短棒状斑,后半部都有一黄格形斑,常在果园和水稻、玉米等农田作物及林间活动。尤其以林区分布最多,常在植株或树技上结复杂的三重金色大网,系结网型蜘蛛,善捕食各种飞行的昆虫。每只雌蛛年繁殖幼蛛800~900只。每400~500只蜘蛛可产1克毒。该蜘蛛产于我国南方各区。
白额巨蟹蛛:该蛛身体宽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横行,体型较大,为室内常见的蜘蛛之一,善走易遁,5~6月份产卵,每只雌蛛可繁殖500~600只幼蛛。600只蜘蛛一次产毒1克。该蛛产于河南、陕西、四川、江西、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区。
沟纹硬皮地蛛:蛛体长3~4厘米,雌蛛全身黄褐色、头胸部、背部呈叉状排列,螯肢呈长柱状。胸板灰黑色,周围有8个灰白色小圆斑。该蛛系穴居型,其巢穴呈管状,在洞口周围有放射状蛛丝。每只雌蛛每年繁殖小蜘蛛800~900只,每800~1000只蜘蛛可产1克毒。该蜘蛛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蜘蛛利弊
益处:
蜘蛛对人类既有益又有害,但就其贡献而言,主要是益虫。例如,在农田中蜘蛛捕食的,大多是农作物的害虫。同时许多中医药中,都有用蜘蛛入药的记载,因此,保护和利用蜘蛛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保护稻田蜘蛛有三大好处:一是有效地稳定了生物种群的平衡;二是减少了稻米化学农药残毒,保障人畜安全;三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获得增产增收。所以,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开展生物防治,保护天敌,两项并举。
蜘蛛的种类繁多,分布较广,适应性强,它能生活或结网在土表、土中、树上、草间、石下、洞穴、水边、低洼地、灌木丛、苔藓中、房屋内外,或栖息在淡水中(如水蛛),海岸湖泊带(如湖蛛)。总之,在水、陆、空都有蜘蛛的踪迹。是蟑螂天敌,在家中比有些蟑螂药更有用。
害处:
毒蜘蛛会对人类的安全产生威胁,部分蜘蛛也会危害农作物。蜘蛛如果腹部红色就是有毒的,真正的有毒蜘蛛有多少,尚无确切统计,世界上毒性较强的,有球腹蛛科的地中海黑寡妇蛛,甲蛛科 的褐平甲蛛,天疣蛛科的澳大利亚漏斗蛛、栉足蛛科的 黑腹栉足蛛、捕鸟蛛科的澳大利亚捕鸟蛛。据统计,美 国在1959~1973年间有被 Lathroclectustus螯伤1726个病 例,死亡55人。线蛛属,捕鸟 蛛属,咬伤的伤口 较大而深,狼蛛属,园蛛属等咬伤则较轻。Phoneutria蛛的毒 素很强,以20克小白鼠作试 验,从静脉注射0.006毫克 毒素,2~5小时内即出现死亡,雌性蛛的毒性要比雄性蛛的毒 性强得多,雄性蛛 不会给人以致死量的毒素。由于蜘蛛的毒性很强,在巴西,地中海东部,南斯拉夫等国,见蜘蛛都生畏。
蜘蛛人工饲养
由于蜘蛛性情凶猛,全为肉食,有互相残杀习性,故单独饲养容易成功,群养较难。又因为蜘蛛的食性杂,耐饥饿,生活力强,只要保证食物、水份及隐蔽物三个基本条件,即可成功。在汽灯罩内饲养观察,体长1厘米左右的拟环纹狼蛛,每日捕食飞虱、叶蝉、苍蝇7~12头。拟环纹狼蛛,在供水不供食的情况下,可耐饥34~112天,蜘蛛耐饥力强,与其食量大有关。一般温度越高,耐饥力越差。
单体饲养:
(1)游猎型蜘蛛:由于不结网,使用的饲养容器可以较小,像玻璃瓶、管、灯罩、培养皿均可。
(2)捕纹玻管的单蛛饲养,管口为带有小玻管的软木塞,小玻管内下端塞以小棉球,可通过小玻管顶端注入清水,或注入10%蜜糖液(饲养幼蛛用)供给水源,捕蚊玻管的另一端,为突入管内的圆形底,底中央有一个小孔,塞以棉花,防止蜘蛛外逃。也可利用此孔投入飞虱、叶蝉、蚜虫、苍蝇等活虫,或投入蛋黄等人工饲料,供给食源。
(3)灯罩饲养:适于在中型的不结网蜘蛛。灯罩上方用纱布扎口,纱布上开一小孔。装一玻管,供水和食物用。灯罩上方座于较灯罩大的白色瓷盆上,盆内可铺肥土,种下与该蛛生活条件相适应的植物。可饲养成蛛和幼蛛。
(4)木箱饲养:适合结网型蜘蛛,如园蛛,肖蛸等,木箱高度以1米左右为宜,木板只要求外面光滑,内面可粗糙,便于蜘蛛爬行,箱内两侧下方,各设一活门,便于箱内操作,箱顶及四侧均用尼龙筛网围住,以便通风透光。箱内可模拟自然生活条件布置,便于张网,栖息和捕食,可放一盛水培养皿(用棉球储水,又不致淹死蜘蛛)另放一皿盛人工饲料。
群体饲养:可设计较大的木箱,可增加蛛种和蛛量,箱内布置要模拟蜘蛛的自然生态条件。另有一种用铁窗纱作笼壁的饲养箱,可直接罩入稻草,笼顶装一漏斗状的收虫器,利用灯火诱虫,群体饲养的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尚在摸索中。
人工饲料:蜘蛛的种类多,食性杂,研制成有效的人饲料,实非易事,现介绍一种适于饲养红螯蛛、狼蛛的人工饲料,用蛋黄4份、杂料1份的混合饲料饲养的蟹蛛6星期,没有发现不良影响。蜘蛛喜欢捕食新鲜肉食,对家庭中的苍蝇,蚊子有很大的控制作用。
取毒加工:对已饲养成熟的蜘蛛,一般每8~10天就可取毒一次。每年夏秋捕捉取毒,采集蜘蛛毒,是对蜘蛛毒腺管的肌肉进行电刺激,使其吐出含毒的液体。将采集的毒液加工制成商品蜘蛛毒素即可出售。蜘蛛干的制作是将捕鸟蛛、棒络新妇蛛、中华狼蛛、大腹园蛛以及地方蜘蛛活体按10份,食盐1份、添加剂0.5份,水40份的比例准备好。先将添加剂和食盐溶化于水,在水温18℃~25℃时放入蜘蛛,浸泡5~12小时,使蛛吐尽腹中脏物后捞出,再将浸泡过蜘蛛的水去泥沙置锅内煮沸去泡沫后,投入蜘蛛煮2~3小时后水快干时用铁铲翻动炒至蜘蛛脊抽沟,全身僵挺,色泽光亮,在锅内水分基本耗光时,即可将蜘蛛取出,置通风干燥处晾干,便为蛛干成品,经密封包装,即可找有关收购部门出售,以尽快获取经济效益。
蜘蛛毒性:真正的有毒蜘蛛有多少,尚无确切统计,世界上毒性较强的,有球蛛科的地中海黑寡妇蛛,甲蛛科的褐平甲蛛,天疣蛛科的澳大利亚漏斗蛛、栉足蛛科的黑腹栉足蛛、捕鸟蛛科的澳大利亚捕鸟蛛。据统计,美国在1959~1973年间有被Lathroclectustus螯伤1726个病例,死亡55人。线蛛属,捕鸟蛛属,咬伤的伤口较大而深,狼蛛属,园蛛属等咬伤则 较轻。Phoneutria蛛的毒素很强,以20克小白鼠作试验,从静脉注射0.006毫克毒素,2~5小时内即出现死亡,雌性蛛的毒性要比雄性蛛的毒性强得多,雄性蛛不会给人以致死量的毒素。由于蜘蛛的毒性很强,在巴西,地中海东部,南斯拉夫等国,见蜘蛛都生畏。
我国毒性较强的蜘蛛有以下几种:产于广西、云南、海南等地的捕鸟蛛。分布于上海、南京、北京、东北等地的红螯蛛。分布于新疆、陕北、河北、长春等地的穴居狼蛛。常见于台湾中南山地的赫毛长尾蛛。福建有关报道的黑寡妇蛛等。其中有两个蛛,我国学者研究过其毒性。
千奇百怪的蜘蛛
逃命蜘蛛:在摩洛哥的沙漠有一种非常特别的蜘蛛,它在逃命时竟然会像体操选手般翻筋斗,从而把逃走速度提升达一倍。这种蜘蛛名为cebrennus rechenberg。当此类蜘蛛翻筋斗时,移动速度会由每秒3.3英尺(约合1米),增加至每秒6.6英尺。不过,翻筋斗对蜘蛛来说十分消耗体力,是逃命的最后手段,假如它每日翻上10至15个筋斗,但可能会力尽而亡。
最大的蜘蛛: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生活在南美洲的潮湿森林中的格莱斯捕鸟蛛。 它在树林中织网,以网来捕捉自投罗网的鸟类为食。雄性蜘蛛张开 爪子时有38厘米宽,重量约为120克,毒爪的长度为2.5厘米。当它咬住猎物时,它先设法使猎物不能动弹,然后,将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这时,它就可以喝到美味了。
最小的蜘蛛:它世界上最小蜘蛛,正因为它实在太小,以至于没有人拍摄到它的踪迹。如图所示,这是一种“暗杀者蜘蛛”,它比前两种蜘蛛的体型略大一些,体长仅有八分之一英寸,它也是蛛形纲动物中体型最小物种之一,它拥有独特的下颚和奇特延伸型的颈部,能够远距离捕捉猎物。“巴图迪古阿蜘蛛”(Patu digua),它们的微型身体仅有0.015英寸,可以轻易地停落在一根大头针的针头上。
子食母的蜘蛛:红螯蛛就是子食母的一种。红螯蛛的幼蛛附着在母蛛体上啮食母体,母蛛也安静地任其啮食,一夜之后母蛛便被幼蛛啮食而亡。
猎人蛛:澳大利亚境内有一种世界上最大的蜘蛛。大的约有半斤多重,有八条腿,相貌丑陋,但却是捕捉蚊虫的好手,凡敢于来犯的蚊子无一生还,具有猎人般的本领。同时,猎人蛛含有大量蛋白质,是土著人的上乘佳肴。
吃鸟的蜘蛛:在南美洲有一种很大的蜘蛛,最大的像鸭蛋那么大,吐的丝又粗又牢,在树林里结网,经常用网捕捉小鸟。捕鸟蛛是蜘蛛中的“巨人”,大小像拳头相当(5~15厘米),四足外展时体宽可达25~30厘米,最大的捕鸟蛛体长可达到 25 厘米长。因捕食鸟类而得名。捕鸟蛛的种类:地息 树息 穴居,树息捕鸟蛛是自然界中最巧妙的猎手之一。它有喷丝织网的独特本领,在树枝间编织具有很强粘性的网,一旦食鸟蛛喜食的小鸟、青蛙、蜥、蝎和其他昆虫落入网中,必定成为食鸟蛛的口中之食。食鸟蛛一般多在夜间活动,白天隐藏在网附近的巢穴或树根间,一有猎物落网,它就迅速爬过来,抓住猎物,分泌毒液将猎物毒死作食物。由于它十分凶悍,人类也得提防。捕鸟蛛织的蛛网能经得住300克的重量。1975年,在墨西哥曾发现一株大树的几根树枝,被一张巨大而多层的蛛网所遮盖,最大的网竟能将一棵18.3米高的大树上部3/4的树枝遮蔽掉。
投掷蜘蛛:在哥伦比亚有种奇特的“投掷蜘蛛”,它不是拉网捕食,而是将自己的丝滚成圆球,当有蛾子时,它就准确地将粘丝球一掷,击中飞蛾,顺势一拉,成为美食。同时,它还能放出一种蛾类性外激素,来吸引蛾子。
漏斗形蜘蛛:澳大利亚有一种生活在灌木丛或草地上的黑蜘蛛。它身上有一个毒囊,其中有毒性极强的毒汁,人兽或家禽被它咬伤,几分钟内便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毒蜘蛛:伦敦一家百货商店的老板哈斯维尔,每晚用两只毒蜘蛛替他守店,说 来也妙,这种毒蜘蛛把门,盗贼纷纷逃遁。几年来,该店从未丢失过任何东西。原来这种毒蜘蛛有两种致命的毒素,一旦被它刺中,轻则剧痛难忍,长期不愈;重伤者会死亡。
织渔网的蜘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们用来捕鱼的渔网是由蜘蛛织成的。人们只是把渔网的基底织好,然后将“半成品”挂在两棵树之间,再由蜘蛛去完成大部织网工作。
巨牙跳蛛:巨牙跳蛛这一名字显示出这一物种的三种特征:一种蜘蛛,长着巨大的牙齿,擅长跳跃。2012年这一新物种发现于婆罗洲基纳巴卢山公园,它们使用巨大的牙齿进行争斗,同时,该物种的发现者——荷兰自然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了它们的交配过程。婆罗洲基纳巴卢山公园生活着大量的蜘蛛新物种,2012年科学勘测中就发现奇特跳蛛物种10~15种。
蜘蛛图片







蜘蛛视频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相关文章
-
蜘蛛从哪里吐丝?
- 发布时间:2021-09-23
-
红玫瑰宠物蜘蛛介绍、红玫瑰蜘蛛的特征...
- 发布时间:2021-09-23
-
烤蜘蛛、烤蜘蛛能吃吗?是哪里的美食?
- 发布时间:2021-07-05
今日头条
-
毒蛇青蛙当场宰杀 生态失衡谁来买单
- 发布时间:2013-07-01
-
中国八三年蛇灾,关于1983年中国蛇...
- 发布时间:2018-11-14
-
四川发现一罕见巨蟒 四川发现罕见55...
- 发布时间:2017-09-12
-
驴交配、母驴配种周期及相关繁殖技术
- 发布时间:2019-08-06
-
蛇缠腰的图片
- 发布时间:2016-03-23